第四十四章 山雨欲来-《始于“足”下》
第(3/3)页
他目光炯炯地看向耿斌洋:
“耿斌洋,下一场比赛,你的任务会非常艰巨。在进攻端,你需要和周俊哲直接对话,争夺中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。面对他们的铁桶阵,你需要比以往更有耐心,更冷静。要充分利用你的大局观和传球能力,通过大范围的转移和精准的直塞,不断拉扯、调动他们的防线,寻找那一闪即逝的空档。要避免陷入他们最喜欢的、慢节奏的阵地攻防绞杀战。”
他的目光转向乔松,语气严厉,“在防守端,乔松,你是我们限制周俊哲的第一道,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闸!我不要你每次都冒险上抢断下他的球,那不现实。但我要求你,像他的影子一样,死死地缠住他!合理利用你的身材,给他足够的身体对抗,寸步不离地干扰他,压缩他拿球、观察和转身的空间!绝不能让他舒舒服服地拿球、舒舒服服地组织进攻!明白吗?”
乔松重重地点了点头,眼神坚定。
于教练的目光投向三叉戟的另两戟:
“芦东,张浩,面对他们可能排出的密集防守,你们的无球跑动、穿插时机和临门一脚的冷静,将直接决定我们能否敲开胜利之门。要有足够的耐心,一次机会抓不住,立刻投入反抢,准备捕捉第二次、第三次!他们的防线坚韧,但绝非铁板一块,只要持续施压,一定能找到裂缝!”
“后防线所有人,注意力必须保持百分之二百的集中!减少一切不必要的传球失误和防守漏人。师范大学的反击非常坚决、高效,一旦被他们断球打反击,他们的出球速度和前锋的前插意识极具威胁。付晨,你在门线上要大声指挥,提醒队友,确保防线统一!”
最后,于教练环视全场,总结道,声音沉雄有力:
“总而言之,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消耗战!比拼的不是谁的技术更花哨,而是谁的纪律性更强,谁的耐心更足,谁的意志更坚韧,谁更能抓住那稍纵即逝的致命机会!”
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:
“他们有了周俊哲,是变强了,攻击端有了质变。但是,别忘了,我们也比去年更强!这场比赛,将是对我们这一个夏天、甚至这一年多以来,所有汗水、泪水和成长的最好的试金石!”
于教练的话语,如同一柄重锤,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。新的、更强大的挑战,将刚刚晋级16强的喜悦彻底转化为了沉甸甸的压力和熊熊燃烧的斗志。
训练场上,气氛截然不同。
针对性的战术演练立刻以极高的强度展开。于教练甚至特意托关系,在JL省的一个足校里,请来一整队的球员,专门模仿师范大学的防守站位和反击套路,与主力阵容进行高强度的攻防对抗。
“拉开!拉开!注意无球跑动!别都挤在中路!”
耿斌洋在中场大声呼喊着
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他不断地接球、观察、分球,尝试着各种不同的传球线路,试图找到破解对方密集防守的方法。
芦东在禁区内外与对方中卫不断肉搏,争抢着每一个传来的高球和半高球,他的每一次起跳、每一次卡位都充满了力量感。
张浩则在边路反复冲刺,练习着在极小空间内的停球、变向和传中,于教练在一旁不停地强调:
“启动时机!张浩,注意启动时机!别动不动就掉进越位陷阱!”
付晨高接低挡,应对着师范大学平替版模仿周俊哲风格的远射和传中球,他的呼喊声也比平时多了起来,不断提醒着后卫线的站位。
训练间隙,耿斌洋、芦东、张浩和付晨几人习惯性地聚在一起,坐在场边的长凳上补充水分。
“听说这个周俊哲,比冶金学院那个李宁难缠多了啊。”张浩灌了一大口水,抹了把嘴说道
“我靠!!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好吧!防守反击的队伍我们不怕,但多了这么一个能传能射的核心,确实麻烦。不过,于教练说得对,我们也不弱。拼耐心,拼意志,我们没怕过谁!”
芦东面色凝重,但眼神坚毅……
耿斌洋大脑在飞速运转。他缓缓开口,声音带着思考:
“他们的防守体系确实成熟,站位补位都很及时,硬冲硬打效果肯定不好。关键还是在于节奏的变化,传球的速度和准确性,以及无球跑动的默契。耗子,你的速度是我们打破平衡的重要武器,但就像于教练说的,启动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,我感觉他们肯定会针对性地造越位。”
付晨拧紧瓶盖,难得地补充了一句,言简意赅:
“他们打反击时,传身后球非常果断,喜欢找两个边后卫身后的空当。我们的后卫线,造越位要统一,退防也要及时,不能留给他们太大的冲刺空间。”
兄弟几人你一言我一语,气氛严肃而专注,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重视。他们都知道,下一场比赛,将是一场真正的硬仗,是对他们整体实力和战术素养的一次严峻考验。
就在全队都沉浸在紧张的备战氛围中时,耿斌洋放在长凳上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,是一条新闻推送。
他随手拿起来点开,目光落在标题上,微微一凝。
【纪氏集团旗下‘远航体育’宣布签约首位葡超梯队球员,青训留学计划正式启航!】
新闻配图是纪明远与一名年轻外籍球员的握手照,背景是带有“远航体育”Logo的巨幅海报。而在照片的角落,纪晓彤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色职业套装,作为项目负责人,正侧身与一位外方人士交谈,脸上带着自信而得体的微笑。文章用不小的篇幅强调了“远航体育”雄厚的资金实力、以及与欧洲多家俱乐部建立的“深度战略合作关系”,描绘了一幅通往欧洲足坛的“快速通道”蓝图。
耿斌洋面无表情,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划,关掉了推送界面,然后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长凳上。纪晓彤,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充斥着资源、捷径和另一种人生可能性的世界,并没有因为上一次在训练场和看台上的交锋而彻底消失。它们依旧在另一个平行的轨道上高速运行着,并且时不时地,以这种方式,提醒着它的存在和影响力。
但他现在的心境,与之前已截然不同。那条看似铺满鲜花和灯光的捷径,对他而言,不再有丝毫的吸引力。他的战场,在这里,在这片洒满汗水的绿茵场上,在他身边的这群兄弟中间,在那个用画笔为他记录青春的女孩眼里。这里的每一场胜利,或许来得更艰难,更缓慢,但却更加真实,更加珍贵,充满了属于他们自己的、无法被复制的奋斗印记。
上官凝练只要没有课,就会每天准时出现在训练场边。
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安静的旁观者。她的速写本上,除了捕捉队员们训练中那些充满力量与美感的瞬间,也开始出现一些潦草却思路清晰的战术示意图草稿,她在用自己的方式,试图更深入地理解足球的战术逻辑,理解耿斌洋在场上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思考。
她看到耿斌洋在对抗训练中,如何更加沉稳地指挥队友跑位,如何用精准到厘米的长传转移调动着“对手”的防线,如何在与“周俊哲”的模拟对抗中,用身体和预判进行限制。她知道,他正在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,以迎接那个强大的、名为周俊哲的挑战。
由于今年的赛事结构调整,赛事安排相对密集,省淘汰赛16进8的比赛,被安排在三天后的周末,于省体育中心外场进行。
金融学院对阵师范大学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!!!!
不仅仅是训练场上,整个校园里,似乎都开始弥漫起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期待。海报栏贴出了比赛的预告,校园论坛里相关的讨论帖也开始增多。偶尔走在路上,也能听到有同学在议论这场焦点之战。
训练结束,耿斌洋和上官凝练一起走在回宿舍的路上。
“紧张吗?”
上官凝练轻声问。
耿斌洋看了看天边绚烂的晚霞,摇了摇头,又点了点头:
“说完全不紧张是假的。师范大学很强,周俊哲也是个未知数。但更多的,是兴奋。”
他转过头,看着上官凝练,眼神清澈而坚定:
“就像于教练说的,这是检验我们成色的试金石。我很想知道,现在的我们,究竟能走到哪一步。”
上官凝练看着他眼中燃烧的斗志,微微一笑,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了些。
“我会在那里,用我的画笔,记录下你们迈出的每一步。”
所有的汗水、所有的准备、所有的期待与压力,都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洪流,奔向三天后那个注定不会平静的下午。
山雨欲来,而少年们,已擦亮了脚下的球鞋,准备迎向那场必将到来的风暴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