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五章借势弘道的彦琮-《异界至尊妖圣》
第(3/3)页
智顗抱病上路,走到西门石城时,病重而不能行。在病榻上,智顗写信给杨广说:“因大王召请,我自知已不久于人世,为表我心,我不顾重病而来。到此,我命将休,心意已到,我就不再走了。”
智顗让弟子将他的衣钵道具,一部分敬奉弥勒佛前,一部分上交寺院。
然后,大师坐在佛像前,停止服药,口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。
隋开皇十七年十一月廿四日 ,智顗坐化。
第二年,晋王杨广在天台山南麓建寺。
杨广即位后,赐寺为“国清寺”,意为“寺立国清。”
智顗死后,遗体被送回天台。
后人在天台山佛垄建塔,其中有智顗的六角形肉身塔。
此塔今日仍在天台山真觉寺中。
智顗创立的天台宗,是华夏佛教史上第一个正式的佛教派别,其影响长达千年,并且超越了国界,流传到日本。
安小余听我小和尚的讲述,道:“智顗确实是一代高僧。”
小和尚道:“我第二佩服的高僧是借势弘道的彦琮法师。”
十四岁的彦琮收到北齐重臣敬长瑜、朝秀、卢思道、元行恭、邢恕联名签发一封邀请信,他们要请少年彦琮为北齐的建立讲大智论。这事在当时传为奇闻。
彦琮确实是佛门奇才。彦琮没有出家时,就聪明伶俐、洞察幽微。
后来,他投奔边法师,那时他还不到十岁。
边法师对这个小孩感到很疑惑,以为他跑到寺院中来玩,无意说出连他自己也不明白的话。
可边法师再看看彦琮那童稚的面孔上,表情严肃而真诚,法师略为所动。
边法师试着让彦琮读须大拏经,将近七千字的经文,他一天就读完了。
又让他读大方等经,彦琮只用几天时间就读完了。
边法师与他讨论所读的经典,彦琮对答如流。
边法师被这个少年震惊了。要知道,大方等经是大乘佛经的通称,以彦琮这样小的年龄能够在几天之内读完如此浩繁的经书,可谓是奇迹了。
十岁时,边法师让彦琮正式出家,起名道江。
这是希望他的智慧无穷,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河一样。
彦琮在晋阳讲大智论,敬长瑜等邀请者亲自前来听讲。
彦琮旁征博引,谈吐自如,众大臣听得如醉如痴。
听完,他们称赞彦琮:“法师所讲,我们闻所未闻。”
不久,齐国的太后到了晋阳,皇帝也陪伴而来。
当他们得知彦琮之事后,就请彦琮到宣德殿讲仁王经。
讲经这天,宣德殿上挤满了人,大殿的前部,是宫女和太监簇拥着的太后和皇帝,再往下,是文武百官,接着的是奉旨前来听讲的二百名僧人。
整个大殿,鸦雀无声,大家都在等待着彦琮的到来。
一会儿,就见大殿门口走来一位少年。
他身穿干净的袈裟,昂头挺胸,稳步从人群中穿过。
他个子不高,仅到听讲者们的胸部,可他脸上庄重说和的表情,令在场的人暗暗佩服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