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九章 王牌-《大秦:公子丹,镇守边关八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。这些选拔出来的官员无一不是各项考核之中的佼佼者。

    以往每个月的官员考核,整个关中地区,萧何的各考评都属第一

    曹参差了一些,但也在前五之列。

    监御史甚至亲自召见了这些名列前茅的官吏而后将这些人登记

    在册通报给了始皇。

    之后始皇大笔一挥将所有考核优异者 一部分直接分派到各地

    官一部分则留在监御史身边主抓人事升迁。

    稍微有点头脑的都会挤破脑袋留在监御史身边。

    毕竟,这里可是整个大秦的吏治中心,下狠心在这里熬上数年资

    历 再外放出去少说也是一个千石大员!

    大秦的官吏制度中。

    廷尉中尉、车骑尉各地都尉、郡尉 (卫尉)皆秩各两千石。

    郡司马、骑驹中司马、 备盗贼、关中司马卫尉司马等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诸尉、二千石级。

    诸司马,千石级。

    诸发弩令轻车令八百石级:

    各县丞、今长骑千人。上林骑为六百石。

    县尉至长、以五百石、四百石、三百石不等。

    再往下的官吏大多大杂 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而大秦的官吏 以“六百石”为一个大坎。绝大部分官吏终其一

    。都难以突破这个门槛。

    至于六百石以上。则为“显大去”到达这一步的秦吏前途皆

    可限量。有望成为四千石大员。

    属两千石。

    李斯未成为丞相之时身份是廷尉,也是两千石。

    可见。两千石在秦朝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此次吏治改革对努力上进的大秦官员来说,其实一个好事。

    意味着他们的升迁速度更快了。

    但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秦吏来说几乎不亚于灭顶之灾。

    考核一次不过者罚俸

    两次不过者降职

    三次不过者直接罢官。

    严苛程度甚至比商鞅变法时期更甚!

    曹参因为赈济灾民有功、而且镇压了几次小规模的流民暴乱,

    爵位升了数级职务也从一介小束 一跃而升变成了“道尉”。

    曹参将一切做的井井有条。官東极好。

    他本来是沛县一小吏 虽然有些名声但出了沛县就不顶用了。

    当初他跟随刘季一切叛乱未尝没有放手一搏博个出路的想法

    后来起义失败。被赢丹俘虏。
    第(2/3)页